第1题: 父亲节母亲节大家都发朋友圈,但是不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你怎么看? 第2题: 谈一谈怎样保持调研材料的真实可靠科学。 第3题: 领导在贫困县引入采石场项目,可以发展经济,但是会污染生态,模拟一下怎么给领导汇报。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父亲节母亲节大家都在发朋友圈” 父亲节母亲节是拿来纪念父母亲对于我们的生养之恩,在这一天用自己的方式感谢父母多年来的辛苦,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朋友圈,在朋友圈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彰显孝道,一方面需要看到朋友圈便利了沟通,但是另一方面又要看到这只是一种形式,流于表面,根本不是真正的尽孝。 审题点2:“但是不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 这句话更是反映出了这种尽孝只是表面功夫,甚至于说如果是不熟悉微信的父母根本就看不到,在朋友圈中夸夸其谈的子女,却舍不得给父母打去一个慰问的电话,更不要提回家陪伴父母,让父母享受子女尽孝人前的安慰。 审题点3:“你怎么看” 不可否认朋友圈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但是在父亲节、母亲节等一系列的纪念节日里,仅仅依靠朋友圈是不足以真正表达情感,连打个电话这种最基本的慰问都不记得,而我们需要做到真正的尽孝人前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发朋友圈,所以答题的思路可以为“积极意义—存在问题—真正尽孝”。 参考答案 在父亲节母亲节发朋友圈,其实是祝福父亲、母亲的一种形式,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通过微信新媒体表达对父亲母亲的祝福,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产物,是顺时顺势之举。 第二,无论子女通过何种方式表达祝福,至少表明他们记得这个节日,有助于提醒大家关心父亲母亲、关爱父亲母亲、孝顺父亲母亲,营造孝敬父亲母亲的社会氛围。 第三,无论是微博、电话还是短信,一句小小的祝福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有助于家庭和睦,推动社会和谐。 但是,发朋友圈行孝背后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引起关注。 第一,网络行孝与传统孝文化的内敛内涵相悖。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孝内发乎心而外化于行,并不在于言辞,所以张扬的网络行孝被很多人认为是作秀,从内心深处对于网络尽孝存在抵触情绪。 第二,子女行孝流于形式。时下,不少年轻人孝文化观念淡薄,在网络上以各类文字语言展现出对于父母的关爱,但是却不记得给父母打一个电话,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父母根本就看不到所谓的网络尽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