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研究生>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12心理学考研部分试题及答案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312心理学考研部分试题及答案

【发布/编辑时间:2023-01-09 11:40:06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
1. 《论灵魂》是一部古老的著作,它总结了当时西方人对心理的认识,其作者是( )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笛卡尔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史的内容,本题属于细节知识题,偏超纲。《论灵魂》的作者亚里士多德,该作品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故本题选C。
2. 在严格控制条件下,使用fMRI技术研究不同任务引起的大脑皮层区域的激活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概述-研究方法的内容。题眼“控制条件下”,其次是“fMRI”,指明了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有用的工具,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故本题选D。
3. 下列心理现象中,可以用视觉系统的侧抑制作用解释的是( )
A. 马赫带现象 B. 普肯耶现象
C. 闪光融合 D. 视觉掩蔽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感觉-视觉对比-马赫带的内容。题眼是侧抑制,马赫带可以用视觉系统的侧抑制来解释。故本题选A。
4. 韦伯定律适用的刺激强度属于( )
A. 低强度 B. 中等强度
C. 高强度 D. 各种强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感觉-感觉测量。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I/I,韦伯分数越小,该感觉通道的感觉就越敏锐,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故本题选B。
5.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会表现出自利偏差,能对这种偏差作出较好解释的理论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B. 印象管理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 行为归因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社会心理学-归因-归因偏差。自利偏差指的是个体会对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否认自己的责任归因于外部因素。这种归因的出发点是印象管理来保护自尊。故本题选B。
6. 下列选项种,不属于人耳对声音进行定向的物理线索的是( )
A. 时间差 B. 强度差
C. 相位差 D. 音色差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知觉-方位知觉线索的内容。双耳线索依靠听觉线索时,听觉方位定向能力主要来自两耳听觉的差异,包括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故本题选D。
7.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运气属于( )
A. 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 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C. 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动机认知理论-韦纳归因理论的内容。首先判断内外部,运气为外部因素,其次运气是不稳定因素,再次是不可控(唯一可控为努力)。故本题选D。
8. 下列关于个体进入催眠状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进入睡眠状态 B. 主动性反应降低
C. 受暗示程度较高 D. 与在清醒状态下记录到的脑电波相似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意识状态内容。催眠和白日梦非考纲要求内容,但通过排除法依然可以做对本题,因为睡眠、催眠、白日梦均属于同一级概念,都属于常见意识状态。故本题选A。
9.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者根据诗中的描述而出现在头脑中的形象属于( )
A. 记忆表象 B. 遗觉表象
C. 想象表象 D. 感觉表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思维-表象种类的内容。根据创造性的程度,可划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刺激停止后脑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遗觉象(需要感官先接触到该刺激);根据形成的主要感觉通道可划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等;题眼是根据诗中的描述而出现在头脑中的形象,不是回忆而来是需要想象而来的表象。故本题选C。
10. 小李办公桌上有一颗螺丝松了,找不到螺丝刀的情况下,他并没有想到用桌子上的一把水果刀来拧紧螺丝,这反映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
A. 功能固着 B. 原型启发
C. 动机水平 D. 知识表征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思维-问题解决的内容。题眼是没有想到水果刀的其他功能,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了某种物体的倾向。在它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故本题选A。
11. 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或用手势表达出来,这一过程称为( )
A. 语言理解 B. 语言产生
C. 言语表征 D. 言语理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言语-言语产生概念的内容。该题属于原文再现,言语产生也叫言语表达,是指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或通过手势动作表达出来的过程,它包括言语产生(口语)、书写和手势语三种形式。故本题选B。
12. 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关,并有助于实现视觉与听觉跨通道联合的皮层区域是( )
A. 布洛卡区 B. 威尔尼克区
C. 艾克斯勒区 D. 角回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言语-脑区的内容。题眼是视觉听觉跨通道联合,其中A选项是言语运动,B选项是言语听觉,C选项书写言语,D选项角回位于顶枕叶交界处,受损会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叫失读症,且是视听跨通道联合皮层区。故本题选D。
13. 下列选项中,支持詹姆斯·兰格理论的是( )
A. 脊髓受损伤患者的情绪体验强度降低
B. 药物引起的生理变化不会导致情绪的产生
C. 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差异不大
D. 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变化缓慢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情绪理论的内容。詹姆斯兰格强认为生理变化在情绪产生中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即BCD。故本题选A。
14. 根据艾克曼的研究,人类的基本情绪不包括( )
A. 愤怒 B. 悔恨
C. 恐惧 D. 惊奇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情绪种类的内容。该题为原文再现,艾克曼认为,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有以下几种:惊奇、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厌恶。故本题选B。
15. 在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中,智力的三个维度是( )
A. 内容、操作、产物 B. 认知、语义、类别
C. 记忆、关系、符号 D. 行为、评价、蕴含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能力结构理论的内容。该题为原文再现,吉尔福特三维结构模型三个维度有内容、操作、产物。本次是吉尔福特理论的第二次考查,再接下来考试中有简答题考查的可能性。故本题选A。
16. 对个人服从权威现象进行了经典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 阿希 B. 津巴多
C. 谢里夫 D. 米尔格拉姆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社会心理学-服从的内容。本题属于简单题,阿希和谢里夫主要涉及到从众实验,津巴多比较经典的是去个性化以及监狱实验。服从在社会心理学部分只提到了米尔格拉姆的经典实验。故本题选D。
17. 按照社会渗透理论,与一个刚认识的人进行交往时应遵守的规范是( )
A. 相互性规范 B. 一致性规范
C. 互补性规范 D. 连续性规范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内容。题眼是刚认识的人,自我暴露是相互的,你不愿意暴露我也不会暴露,所以主要是遵从相互性规范。故本题选A。
18. 下列选项中,与罹患心脏病相关最高的人格类型是( )
A. A型人格 B. B型人格
C. C型人格 D. T型人格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人格-人格类型理论的内容。题眼是心脏病,A型容易罹患心脏病、B型相对比较健康、C型容易罹患癌症、T型是爱冒险爱刺激的类型。故本题选A。
19. 人在自觉确立目标、调节其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 )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 情绪特征 D. 意志特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人格-性格特征的内容。题眼自觉确立目标、调控行为,很明显这是意志的定义,匹配性格的意志特征。故本题选D。
20. 1922年出版的《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的作者是( )。
A. 高尔顿 B. 普莱尔
C. 卡特尔 D. 霍尔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发展心理学历史。霍尔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故本题选D。
21.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中可能存在“合法延缓期”,该现象出现在( )。
A. 幼儿期 B. 青年期
C. 中年期 D. 老年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故本题选B。
22. 某幼儿与母亲独处时,她积极探索环境;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哭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母亲的安慰,这属于(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迟缓型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婴儿依恋类型。艾斯沃斯等人通过陌生情境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其中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视母亲为安全基地,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独立游戏,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故本题选A。
23. ( )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A.精神分析 B.认知动力
C.觉醒寻求 D.复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游戏理论。题干表述是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的核心内容。故本题选B。
24. 6—8个月的婴儿之间的交往主要指向玩具或物品,并且大部分社交行为由单方面发起,这说明其同伴交往处于( )。
A.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B.简单交往阶段
C.互补性交往阶段 D.同伴游戏阶段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早期同伴交往。缪勒和白莱纳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分为三阶段: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指向玩具)、简单交往阶段(对对方有反应)、互补性交往阶段(相互模仿);其中题干表述为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的婴儿行为特征。故本题选A。
25. 一般来说,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阶段是( )。
A. 4—5 B. 7—8
C. 10—11 D. 13—14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转折的关键年龄,小学四年级(10—11岁);条件好的话可能提前到三年级。故本题选C。
26. 提出“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最好的方法是发现法”的心理学家是( )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桑代克 D. 布鲁纳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学习的基本理论中布鲁纳“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题眼是“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最好的方法是发现法”,这是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中发现学习的主要观点。故本题选D。
27. 在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反应的习得是怎么样的?( )
A. 习得快,消退快 B. 习得慢,消退慢
C. 习得快,消退慢 D. 习得慢,消退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斯金纳强化理论中强化程序的安排影响,题眼是“连续强化”,连续强化指的是给予每个反应强化,间隔强化程序根据时间和比率,固定和可变两个维度组合出四种强化程序。对习得速度的影响而言,学习新行为时,连续强化比间歇强化快,对消退速度的影响而言,连续强化比间歇强化快。故本题选A。
28. 一个受了处分的学生因为做了好事而被撤销处分,该生此后做好事频率增加。这属于( )
A. 正强化作用 B. 负强化作用
C. 惩罚作用 D. 消退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斯金纳强化理论中强化及其分类的基本观点,题眼是“做了好事而被撤销处分,做好事频率增加”,通过撤掉处分(撤掉不喜欢的刺激)的方式使得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属于负强化的基本概念的应用。故本题选B。
29. 在学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后,又学习了“居家隔离”和“戴口罩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这属于( )
A. 相关类属学习 B. 派生类属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归纳学习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机制的相关内容,题眼是“居家隔离和戴口罩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这是属于下位学习,同时学习完“居家隔离”和“戴口罩”后,使得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属性有了新的延伸,这是属于下位学习中的“相关类属”概念的体现。故本题选A。
30. 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高低 B. 努力程度
C. 任务难度 D. 运气好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德韦克的成就目标理论的基本观点,题眼是“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的归因倾向”,掌握目标的个体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表现目标的个体将成败归因于能力或运气。故本题选B。
31.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过程的内部动机成分是( )
A. 认知内驱力 B. 社会交往内驱力
C. 亲和内驱力 D. 自我提高内驱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基本类型,题眼是“学习过程的内部动机成分”,这是奥苏伯尔对学习动机的分类中的观点,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内驱力,由于是学习本身产生的,也叫内部动力。故本题选A。
32. 心理学实验论文中,结果呈现图表用什么表示( )
A. 三线表 B. 三格表
C. 四线表 D. 四格表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研究报告中的基本表达形式,心理学论文中的数据图表一律用三线表表示,故本题选A。
33. 在信号检测论中,每次向被试提供2-8个刺激,其中一个为信号,其余都是噪音,让被试报告哪一个是信号,通过检测次数和被试答对次数计算被试判断力,该种方法属于什么方法( )。
A. 迫选法 B. 有无法
C. 评价法 D. 分段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信号检测论中的研究方法,题眼是“其中一个是信号,其余都是噪音,让被试报告哪一个是信号”,这是让被试一定选出一个为信号,为迫选法。有无法并不要求被试一定选出信号,评价法是判定之后说出把握,分段法并不是信号检测论的方法,故本题选A。
34. 沃和诺尔曼探究短时记忆中信息遗忘是否受到了干扰,通过改变间隔数字和间隔时间,将“消退”和“干扰”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这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的( )。
A. 节省法 B. 重学法
C. 提示法 D. 探测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短时记忆的研究方法,题眼是“干扰”,短时记忆遗忘原因的实验是用探测法,研究间隔时间与间隔数字对记忆的影响,故本题选D。
35. 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最适合的设计是( )。
A. 回溯设计 B. 匹配设计
C. 随机设计 D. 追踪设计
 

6名被试分配图表
积极情绪 中性情绪 消极情绪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
6 6 6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的研究设计,题眼是“吸烟与肺癌”,此研究课题并不能去操纵自变量,只能选取被试来观察,探讨相关关系,属于相关研究设计,是事后回溯设计的一种,故本题选A。
36. 实验中,有3种情绪图片(积极、消极、中性),请6名被试参加实验,被试分配如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类型为( )。
A.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B.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C. 多因素被试间设计
D.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的研究设计,题眼是分配图标中重复的被试编号,可以看出每名被试均完成了积极、中性、消极情绪三种水平的处理,因此为被试内设计,该实验设计的自变量只有一个情绪类型,故本题选B。
37. 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是影响实验研究内部效度的重要因素。这个因素是( )。
A. 前摄历史因素 B. 后摄历史因素
C. 选择因素 D. 成熟因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题眼是“被试固有和习得的差异”,这是指被试的个体差异,主要与被试的选择有关,历史因素指特定的事件,成熟因素指被试的成熟,与选择无关,故本题选C。
38. 如果一个实验结论能够很好地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情况中去,这说明实验有很好的( )。
A. 外部效度 B. 内部效度
C. 结构效度 D. 内容效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外部效度的含义,题眼是“推广”,这是指实验的结果向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是外部效度的基本含义,故本题选A。
39. 从总数为10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25的样本,第一个随机选取,此后每间隔4个取一个,以此类推,直至取满至25。请问该抽样使用了什么方法?( )
A. 系统随机抽样 B. 整群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单纯随机抽样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抽样方法的过程。等距抽样,又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实施时,将已编好号码的个体排成顺序,然后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整群随机抽样即在总体中,不是抽取个别样品,而是随机抽取整群的产品。分层随机抽样简称分层抽样,具体做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叫一个层),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一般所说的简单随机抽样指的是单纯随机抽样。故本题选A。
41. 用刺激或指导语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输入源,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与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进行比较,该注意研究范式是( )。
A. 整体局部范式 B. 过程分离范式
C. 提示范式 D. 过滤范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选择反应时,题眼是“注意明确的输入源”,提示范式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刺激或指导语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输入源,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与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进行比较,故本题选C。
42. 下列仪器中,用于改变双眼视差的是( )。
A. 动景盘 B. 闪光融合仪
C. 实体镜 D. “视崖”装置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实验的仪器,题眼是“双眼视差”,实体镜研究双眼视差和立体知觉的,动景盘研究似动现象,闪光融合仪研究闪光融合频率,视崖装置用于视崖实验的,故本题选C。
43. 在一个2×2的实验当中,30个人其中15个人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另外15个人接受另外两种实验处理,这是什么实验设计( )。
A. ABA设计 B. 匹配设计
C. 混合设计 D. 被试间设计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类型,题眼是“30个人其中15人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另外15个人接受另外两种实验处理”,本实验共有四种实验处理a1b1、a1b2、a2b1、a2b2,30个人分成两组,一组被试做其中两种处理,另一组被试做另外两种实验处理,说明是混合设计,故本题选C。
44. 用于研究注意瞬脱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
A. 空间线索范式 B. 启动范式
C. 多目标追踪范式 D. 快速系列呈现范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实验,题眼是“注意瞬脱现象”,注意瞬脱是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研究的,故本题选D。
45. 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从负到非负的转折点为上限,从非正到正的转折点为上限,上限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不肯定间距,差别阈限等于1/2的不肯定间距,那么这是测得的差别阈限是什么?( )。
A. 主观差别阈限 B. 客观差别阈限
C. 绝对差别阈限 D. 相对差别阈限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差别阈限的测量,题眼是“不肯定间距的1/2为差别阈限”,此时差别阈限的算法即为绝对差别阈限的算法,相对差别阈限为绝对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故本题选C。
46. Stroop实验的因变量测量指标是什么( )。
A. 反应时 B. 比率
C. 持续时间 D. 偏好程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具体实验,题眼是“Stroop实验”,该实验是经典的实验范式,设置一些颜色和字义不同的字,要求被试判断字的颜色,记录判断的反应时,故本题选A。
47. 与地球24h昼夜节律变化不同,神舟十三航天员在太空约90/min,就一个节律改变,一项研究欲对比节律对地球&空间在航天员睡眠效率的影响,节律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变量的识别,题眼是“节律对睡眠效率的影响”,由此可见节律是自变量,是主试需要操纵的变量,故本题选A。
48. 在心理测量中,常用的等距量表的测量方法是( )。
A. 比率量表法 B. 对偶比较法
C. 差别阈限法 D. 分段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量表的制作方法,题眼是“等距量表”,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有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比率量表是制作等比量表的,对偶比较法是制作顺序量表的,分段法不是制作心理量表的方法,故本题选C。
49. 提出“凡是存在必有数量”“凡是数量必可测量”的是( )
A.桑代克和迈克尔 B.桑代克和瑟斯顿
C.迈克尔和高尔顿 D.瑟斯顿和高尔。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经典测量理论理论的可测性假设。心理特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E. L. Thorndike)。“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M. A. McCall)。这就是经典测量理论(CTT)的心理特质的可测性假设。故本题选A。
50. 原平均数为75,标准差为10,被试成绩为85,转变为标准分数后,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分布后,成绩变为多少?( )
A. 85 B. 100
C. 110 D. 115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标准分数的变式。根据标准分数公式可知被试的标准分数为1,根据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可知,100+15Z,结果为115。故本题选D。
51. 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预测源是( )
A. a B. b
C. x D. y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符号的含义。X叫自变量或预测变量,Y是因变量或被预测变量,是对应于变量X的变量Y的估计值。常数a表示该直线在Y轴的截距,常数b表示该直线的斜率。故本题选C。
52. 下列关于真分数正确的是( )
A. 真分数与观察分数之间相关为1
B. 真分数与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C. 真分数的期望值等于观察分数
D. 平行测险的观察分数相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真分数的特点。真分数是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即测量工具在测量没有误差时得到的纯正值,通常记为T,它的操作定义是无数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根据经典测量理论的数学模型可知:(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故本题选B。
53. 与诊断性测验相比,人事选拔测验更重视( )
A. 预测效度 B. 内容效度
C. 表面效度 D. 构想效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测验的类型。根据测验目的,可以将测验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描述性测验的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能力、性格、兴趣、知识水平等进行描述说明。描述性测验主要是为了描述被测者在某一心理特质上的一般状况或说明某一时期的问题。诊断性测验的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行为问题进行诊断。诊断性测验通常在教育、咨询和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预测性测验的目的在于根据测验分数预估一个人将来的表现和某一心理状况所能达到的水平。预测性测验在人才选拔中应用广泛。故本题选A。
54. 在次数分布中,左尾较长的单峰分布是( )分布。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二项分布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不同分布图的形态。正偏态分布是右尾较长的单峰分布,负偏态分布是左尾较长的单峰分布,正态分布是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二项分布属于离散型分布。故本题选B。
55. 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解释为相互独立,意义明确的几个不同部分,这是因为方差有( )。
A. 离散性 B. 集中性
C. 变异性 D. 可加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方差分析的原理。方差分析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方差的可加性和可分解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将实验中的总方差分解为几个不同来源的方差,如将总方差分解为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故本题选D。
56. 2×2×2设计中要进行方差分析,主效应有( )个。
A. 2 B. 3
C. 6 D. 8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方差分析中主效应个数的确定。主效应指某个自变量单独的效应,实验设计中,每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单独效应称为主效应。在多因素实验中,估价一个因素的主效应时,应该忽略实验中其他因素的不同水平的差异,所以有几个自变量就有几个主效应。题干中2×2×2,表示有三个自变量,所以有三个主效应。故本题选B。
57. 下列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 差异量数 B. 偏态量数
C. 集中量数 D. 地位量数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描述统计中量数的含义。离散趋势表示的是数据分布中数据分散的程度,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的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是指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程度,集中量数就是用于描述数据集中程度/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地位量数即相对量数,是用于表示原始变量在其所在分布中地位的量数。故本题选A。
58. 自变量x和自变量y的相关系数是-0.5,y对x的一元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是( )。
A. 0.25 B. 0.5
C. 0.55 D. 0.75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决定系数的计算。r2叫做决定系数,能够说明Y变量的变异有多少可以由X解释。它等于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的比例。r为-0.5,r2为0.25。故本题选A。
59. 数据分散且有极端值,描述集中趋势的最佳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数
C. 全距 D. 众数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集中量数的适用条件。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属于集中量数,包括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平均数不适合在有极端值时使用,全距属于差异量数。当次数分布中有两极端的数目时,除了一般用中数外,有时也用众数,优选中数。故本题选B。
60. 有15道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某考生随机猜答,恰好答对5道题的概率是( )。


62. 某测验题目满分20分,服从正态分布,实验结果和性别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
A. 等级相关 B. 二列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卡方检验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抽样方法的过程。等级相关包括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和肯德尔等级相关。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条件:两列变量;主要用于解决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的相关问题。肯德尔等级相关适合多列等级变量资料的方法。点二列相关适用条件:一列为等距或等比测量数据,而且其总体分布为正态(称之为点数列),另一列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二列相关适用条件:两列变量均属于正态分布的连续测量数据,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为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卡方检验属于差异检验的方法,不符合题意。题干中题目满分为连续测量数据,性别属于真正的二分变量,符合点二列相关的适用条件。故本题选C。
63. 已知两个总体正态且方差未知,但两总体方差相同,检验均值的差异的统计学,最适合的统计学方法是( )
A. 符号检验 B. 秩和检验
C. t 检验 D. Z检验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差异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符号检验和秩和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数据是否是正态分布不做要求。两个总体正态且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需要进行Z检验;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总体非正态,样本容量大于30,样本平均数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进行Z检验;两个总体正态且方差未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符合t分布,需要进行t检验,故本题选C。
64. 区间估计的原理是( )。
A. 概率论 B. 反证法
C. 抽样分布 D. 小概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区间估计的原理。概率论是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假设检验的原理为小概率事件原理。区间估计的原理是样本分布理论,进行区间估计值的计算及解释估计的正确概率时,是依据该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规律及样本分布的标准误。样本分布提供概率解释。故本题选C。
65. 依据项目反应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项目难度影响区分度
B. 项目难度不影响信息函数
C. 项目参数具有跨样本不变性
D. 项目区分度不影响信息函数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项目反应理论的特点。项目反应理论(IRT),又称为项目特征曲线理论,它是由美国测量专家洛德针对CTT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测量理论,旨在研究被试的潜在特质与其对项目的反应之间的关系,即通过测量外在的行为表现来考察个体的潜在特质。其主要特点之一是项目参数估计的不变性,即项目参数估计与所使用的被试样本无关,即独立于被试样本。故本题选C。
二.多选题
66. 全色盲患者能够看到的颜色有( )
A. 红色 B. 绿色
C. 灰色 D. 白色
【参考答案】C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感觉-视觉现象的内容。题眼全色盲,全色盲是看不到彩色的,只能看到灰色白色,该题也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故本题选CD。
67. 下列选项中,采用算法解决策略的有( )
A. 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 B. 根据公式和已知条件解题
C. 尝试所有的数码组合开密码 D. 在图书馆按照编目查找某本书籍
【参考答案】BC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思维-问题解决策略的内容。题眼问算法策略,例子识别题。A选项是根据经验,标志着不是搜索所有而是根据经验启发,BC明显是根据当前信息找方法匹配算法策略,D选项是按照现成的方法路径解决问题也没有调用启发,故本题选BCD。
68. 下列选项中,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有( )
A. 语音相似性 B. 语音强度
C. 噪音强度 D. 语境
【参考答案】ABCD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言语-言语感知影响因素内容。本题为原文再现,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语音相似性、语音强度、噪声掩蔽、语境,其中噪声掩蔽包含噪声强度。故本题选ABCD。
69.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包含( )
A. 初评价 B. 次评价
C. 再评价 D. 终评价
【参考答案】ABC
本题考查普通心理学-情绪理论的内容。本题属于原文再现,该理论我们要求作为主观题掌握,三次评价主要是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故本题选ABC。
70.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显著特征有( )。
A. 计划性 B. 假设性
C. 形象性 D. 形式化
【参考答案】ABD
本题考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点。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进行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故本题选ABD。
71. 关于学习的概念正确的是( )
A. 学习都伴随着行为变化 B. 行为变化都意味着学习
C. 学习是个体经验获得的过程 D. 条件反射形成都是学习
【参考答案】CD
本题考查对学习的概念的理解,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者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或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从概念中可以看到,学习可以引起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是思维的改变;并不是所有行为都是学习,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行为变化,但不能视为学习;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是一个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条件反射的形成符合学习的概念。故本题选CD。
72. 艾宾浩斯对心理学的贡献有( )
A. 确立遗忘曲线
B. 创立记忆研究的节省法
C. 首次用实验法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搜索
D. 首次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研究材料
【参考答案】ABCD
本题考察普通心理学-记忆-遗忘曲线,并结合了心理学史进行考查。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故A正确;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节省法,故B正确;打破了冯特认为的高级心理研究很难突破的局面,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C正确;首次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故本题选ABCD。
73. 各种混色光对视觉器官的作用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有( )。
A. 补色律 B. 间色律
C. 替代率 D. 乘法律
【参考答案】ABC
本题考查的是色光混合的定律,题眼是“色光混合”,色光混合属于加法过程,遵循补色律、居间率、代替率,故本题选ABC。
74. 关于假设检验正确的是( )
A. 虚无假设是关于总体参数的描述
B. 虚无假设是关于样本统计量的描述
C. p值越大,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越小
D. 其他条件不变,方差越小,越可能拒绝虚无假设
【参考答案】ACD
本题考查对假设检验的理解。统计学中的假设一般专指对总体参数所做的假定性说明,包括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A表述正确,B错误。p值大于0.05需要接受虚无假设,即p值越大,接受虚无假设的可能性越大,即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越小,C表述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方差越小,计算得出的统计量如Z值则越大,越可能拒绝虚无假设,D表述正确。故本题选ACD。
75. 导致测量误差的来源( )
A. 测量目的 B. 测量工具
C. 测量对象 D. 测量过程
【参考答案】BCD
本题考查测量误差的来源。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测量工具、被测对象、主试方面和施测过程,与测量目的无关。故本题选BCD。
三、简答题
76. 简述旁观者效应,说明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要点】
(1)旁观者效应的含义
旁观者效应是指事件现场中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人们实施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当旁观者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2)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拉坦和达利认为,其原因可能跟责任分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以及角色期望有关。
①责任分散:指当发生了某种紧张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提供帮助的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但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情境助人行为的榜样,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利他行为的发生。
②情境不明确性:当他人在场并不施救时,会使个体无法正确认知现场情境,导致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并不施救。
③评价恐惧:指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做一些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受大家欢迎的方式来表现自我。在某些情境中,如烟雾缭绕,个体会担心在他人都保持沉默时,若自己表现出担心会被认为胆子太小。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④角色期望:当有旁观者在场,个体往往会期待符合角色的帮助者。有的人有帮助他人的愿望,但觉得自己缺乏助人的能力而犹豫不前,因此期待有更合适的角色出来。
以上即旁观者效应及其原因。
77. 假如你为某品牌汽车参加车展设计一个展台,你将在设计中如何运用不随意注意的原理来吸引观众。
【参考答案要点】
(1)不随意注意的含义
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从其发生方式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往往由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引起,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这种注意一般能导致探索行为的出现,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周围环境,但也容易使人分心。)
(2)不随意的影响因素
①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新异性、对比性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等;
②人本身所处的状态:包括个人的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情感状态、期待等。
(3)原理应用——设计汽车展台
车展上为了能吸引客户的注意需要很好地结合不随意注意的因素进行设计,首先展台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设计颜色上鲜亮配色对比性较强且不落俗套,新异对比性相对较强,其次可以安排模特或歌曲舞蹈活动吸引客户的注意;在文案设计方面要能简单明快的给出汽车的优势,如性能、安全性、价格优惠等重要因素,符合客户的心理需求;图片设计方面可以考虑不同需求的客户匹配不同产品图案,如家庭型突出全家人出行内室的宽敞便利等。
78.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1)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概括化理论的内容
贾德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做了水下打靶实验。
“水下打靶实验”:贾德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深度继续打靶时,A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B组。
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做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3)教育启示
贾德的概括化理论表明,学生一旦掌握有关的原理并概括化,就能产生广泛的迁移。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提高概括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习和练习,以达到熟练记忆和运用的目的。
79. 与单因素设计相比,多因素设计有哪些优缺点?
【参考答案要点】
多因素设计指包含两个以上自变量的研究设计,单因素设计指仅包含一个自变量的研究设计,相比于单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的优缺点如下:
(1)优点:
①效率高,有两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两个只有单一自变量的实验效率高。
②实验控制好,做一个实验时某些控制变量比进行两个实验时更易于控制和恒定。
③研究结果更有价值。有多种自变量的实验所得的结果,由于在多种情况下都证明是确实的,这样就比多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并且除了对每个自变量的主效应进行估计,还可以对交互作用进行检验。
(2)缺点:
①耗费人力物力,与单因素设计相比,多因素设计更为复杂,设计更困难。
②解释结果更复杂,对统计的要求更高。
80. 根据下表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先定概率在0.3时的d’值与β值。

四、综合题
81. 小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考试时,有些知识由于平时没有及时复习而遗忘;有些知识由于混淆而不能准确回答考题;有些知识明明记住了,但就是想不起来。
请用三个遗忘的相关学说对小张的遗忘现象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要点】
(1)遗忘的含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的现象就是遗忘。
(2)遗忘理论
①衰退说
衰退理论认为,对材料的识记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遗忘是由于这些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致。这种说法容易被人们接受,但却很难用实验证实。
②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中间部位同时受两种抑制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较为困难。
若前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后学习即是复习,不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开始逐渐增加,材料的相似性达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最大,以后又逐渐减弱,到了先后识记的材料完全不同时,抑制效果最小。
③提取失败
该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3)理论及解释
①衰退说认为题干中小张学习过的内容没有及时复习,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逐渐减少。
②干扰说认为小张前后材料的学习发生了干扰,出现了系列位置效应,结合题干说明前摄倒摄抑制。
③提取失败说认为小张记忆过的信息是不会遗忘的,是因为缺少提取线索。
对小张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及时复习,排除前后材料干扰,增加更多学习时的线索便于有效提取。
82. 小明、小华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小明认为“应该偷药。海因兹并没有让药商真的有什么损失,而且他可以慢慢还钱。如果他不想失去妻子,就应该去拿药。”而小华则认为“不应该偷药。海因兹自然想救他的妻子,但偷药终归是错的。不管怎样,都必须遵守规则。”请阐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据此分析小明和小华分别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要点】
(1)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三水平六阶段:
①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由外在的要求判断道德价值;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的意见。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定向
服从规则以避免惩罚;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有形的结果,支配自己行为的是奖励和惩罚。
阶段二:天真的利己主义
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对于规定和原则只有符合其利益时才会遵守,行为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②水平二:习俗水平
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
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按照善良人的形象来行事,注重别人的评价,希望在自己和别人心中都是一个“好孩子”。
阶段四:维持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强调尊重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认为合法的就是正确的。
③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在这个水平,个人将可能超越社会法律,以及他对秩序需要的权利和原则。
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的程序来改变。在这一阶段,回答者有一些个人价值优先于法律的模糊想法。
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
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在此阶段,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全人类的正义、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等。虽然考虑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也领悟到不是所有有秩序的社会都能实行更完美的原则。
(2)小明属于:阶段二天真的利己主义阶段,小华属于阶段四维持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阶段。
小明认为“海因兹不想失去妻子,就应该去偷药。”这种道德判断属于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因此,小明属于前习俗水平中的天真的利己主义阶段。
小华认为“不应该偷药。海因兹自然想救他的妻子,但偷药终归是错的。不管怎样,都必须遵守规则。”这种道德判断属于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因此,小华属于习俗水平中维持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阶段。
上一篇: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311教育学综合部分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医学中医综合部分试题及答案
相关资源
  • 2025年考研英语各机构全程班
  • 违规促销药品的病根在哪”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科目代码:306)
  • 2023年司法考试厚大客观题真题破译【民法】张翔
  • 2022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经济学类—会计学试题
  • 201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精选真题
  • 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类)
  • 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类)
  • 201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C类)
  •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类)
  •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类)
  •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C类)
  • 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C卷
  • 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卷
  • 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A卷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