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初起,中山大学开始采取措施限制校外人员进入。五一假期,不少人都打算到中大这一处广州老“地标”游玩一番。面对热情的游客,中大的“限外令”又是否会放松呢? 今天上午,在中山大学南校区门口,不少背着书包的游客三五成群,打算入中大参观下,但是却吃了个“闭门羹”。这个节假日,中大继续采取限外措施。最失望的,莫过于这几个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游客了。 外地游客:“从广西贺州,专门来广州玩,其实特别最想去的就是中山大学,保安也不给你进,身份证没有用,我觉得这样子不太好,因为我们毕竟是,从很远的地方来旅游的。” 外地游客:“他们管理挺严格的,我们都准备走了。” 学校保安表示,如果校外人员来办事,凭有效证件以及说明理由,可以准予放行。 学校保安:“进去游玩的,肯定不可以进来,毕竟是我们学校嘛,不是公园,你看再进去,成千上万的人进去,里面影响也很大,其实里面还有一些做实验的,都有的,在节假日还正常工作。” “由于进场的校外人员大大减少,中山大学南校区在这个五一假期,也显得清静了不少,进来参观的主要是一些中大的校友,学生亲友也需要亲友前来接应,才可以入校。“ 有中大学生表示,学校采取限外措施以来,的确有利于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但可以参照国内其它一些大学的规定,在节假日适度开放。 中大学生:“主要是平时的时候,人不会那么多,整个校园环境会安静一些。”“像厦门大学,也是登记一下身份证,才能够进去。”“当然到底是好还是坏,让时间来证明吧。”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第1题: 你如何看待这个中山大学的“限外令”? 第2题: 如果你是学校老师,请你组织一次征求意见的会议。 第3题: 五一假期,有游客到中山大学参观,如果你是保安,你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这个题目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重点围绕“中山大学的限外令”来谈看法。这是需要考生先明确观点,进而围绕着观点进行论述。答题时,考生需注意本题是材料题,因而答题内容需紧扣材料本身,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中山大学” 在答题前,我们可以对中山大学做简要了解,便于理解这所大学为何出色到需要出台“限外令”。中山大学,简称中大,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的国立广东大学,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学校主校区位于中国现代大都市广州,校区同时延伸至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北枕珠江南面市,东友白鹭西朋凰。东西南北千层树,谁识其中是学堂”的百年中山大学,古色古香,历史厚重。因此,如果游客可以进入校园,感受这座百年名校的气息,有助于给人以思想的激发与净化,也可以向公众更多地提供大学公共设施和教育资源,有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共享理念在公共教育领域的积极践行。 审题点2:“限外令” “限外令”指除教师、学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内。首先我们对此的看法可以借鉴之前的类似题目,如“限塑令”或者其他政府一刀切的行为。单纯的限制可能过于绝对,因此我们应该堵疏结合,体现我们的辩证思维和思考的全面性,当然如果有同学对于某一方面能够有充分思考,也可以支持或反对择单方面观点谈。其次在本题的分析论证的部分,我们需要紧紧围绕着这一个材料中的“限外令”涉及的主体,即学校和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进行论述,论述内容涉及意义、问题、原因、对策等多方面,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采用了正反论证、举例论证、说理论证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本题的答题思路是为先对这个现象进行一个评价,在开头进行简单论述,进而结合材料围绕观点进行论述,可以从意义、问题、原因、对策等多方面进行作答,最后简单结尾。 参考答案 近日,中山大学发布“限外令”,要求原则上除教师、学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内。我认为大学严谨的教学环境和适度开放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需要综合辩证的来看。 实施“限外”措施确实有其合理的一面。一方面,“限外令”是保障师生安全、正常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宜教宜学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限外令”也是缓解大学开放而发生的各种尴尬和不良后果的应急之策。 但是,“限外令”有简单和粗暴之嫌。其一,校园具有公共性质,大学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因此大学的社会公共资源本应向社会辐射,由广大公众共享,而非仅由大学师生所独享,简单限制显然有失公平。其二,高校是社会的知识源泉和思想高地,具有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教化民众的职能和责任。知名学府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能够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