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了帮助一个贫困学生,去收购了她家里的西瓜,然后把西瓜分发给学生和教职工。 第1题: 针对材料,学校为了帮助一个贫困学生,去收购了她家里的西瓜然后把西瓜分发给学生和教职工。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 第2题: 作为一个学生会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去调查学校里的贫困学生,问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调查? 第3题: 当地瓜农西瓜滞销,你怎么处理?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通过设问不难看出,本题是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做法是值得点赞的,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积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分析一下问题,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是否可以推广以及公平性。再去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可。故此题思路为积极意义—问题剖析—解决对策。 审题点1:“学校为了帮助一个贫困学生” 学校帮扶贫困学生的目的本身好不好?当然是好的。学校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的举措是为了能够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使贫困学子能够卸去沉重的负担,和其他同学一样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本领中去。就像我们当前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一样,都是为了使更多民众能够脱离贫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正义事业。 审题点2:“收购了她家里的西瓜” 采取收购西瓜的方式,的确可以解贫困学子家庭的燃眉之急,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收购水果、蔬菜这种方式到底能对贫困学子及家庭起到多大的帮扶作用?这一万三四千块的卖瓜钱能不能真正改变贫困家庭的境况?同时,这种帮扶方式又能够惠及多少贫困学子?可能康萍家里有西瓜滞销,李萍、吴萍家里就有白菜、萝卜滞销,学校能把贫困学子家里滞销的作物都买了吗?从这个角度上讲,学校的这一做法只能惠及极少数贫困生,无法帮助更多贫困家庭彻底走出贫困的窘境。 此外,材料中也提到“今年已经是学校第五次从其家中大批量采购西瓜了”,那么其他贫困学子会不会感到不公,进而对该项目产生怀疑?这涉及到公平性的问题。康萍家的贫困程度是否是当前学校中最需要资助的?这涉及到该项目的必要性问题。最后,康萍作为毕业生,学校仍然将其纳入到该项目中会不会引发更多负面争议呢?这些都是我们在肯定其初衷之后,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方向。 审题点3:“把西瓜分发给学生和教职工” 把西瓜发给学生和教职工当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西瓜烂在地里或因放坏而浪费,对暑假在校的学子和教职工也是一种福利的体现。但是材料中也提到:该校理事长每年都会从贫困生家庭买西瓜送给暑期留校的师生们,“算是学校资助贫困生的项目之一”。既然是学校资助自然是由学校出资,那么这一资助项目是由理事长一人拍板决定还是依据学校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学生们对这种方式的认可度如何?特别是这种福利只针对暑假在校师生这少数群体,其他占多数的师生有没有意见或者更好的建议?除了学校购买、内部消化,这些西瓜有没有更好的去处?这都是学员们可以发散思维的角度。 参考答案 材料中校方收购西瓜资助贫困学子的故事读来十分暖心。近年来,为了保证贫困学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政府和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郑州大学从贫困生家庭购买西瓜送给暑期留校师生,既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