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每天阅读一本书,每天跑步5000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热衷将生活指标量化。对此,有人认为这有积极的一面,可以使生活更有目标;也有人说会有不良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为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鼓励居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很多地方推出社区志愿积分管理制度。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你们社区也打算建立社区志愿积分管理制度,领导让你负责制定此项制度,你会怎么做? 第3题: 你是街道工作人员,你在值班时,王先生前来投诉,说由于防汛排水管进行检修,导致他去地铁站的道路被封,每天需要绕远行走20分钟。对此,你怎么回应王先生?请现场模拟。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核心话题是“量化生活”。本题特殊之处在于既有青年“量化生活”这一现象,也给出了他人一正一反两个观点,考生可先对“量化生活”这一现象表态,再结合他人观点进一步展开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建议。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结合题干详细剖析。 审题点1:“‘每天阅读一本书,每天跑步5000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热衷将生活指标量化” 此处给出了讨论的核心话题,即“将生活指标量化”,这一概念在现实中又被称作“量化生活”,通过题干中的举例不难理解“量化生活”指的是通过研究分析数据指标,追踪记录个体行为,实现个人生活的数字化。而从“越来越多青年人热衷”这一表现来看,这种生活方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也代表着其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具有一定的价值。 审题点2:“对此,有人认为这有积极的一面,可以使生活更有目标;也有人说会有不良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此处围绕“量化生活”给出一正一反两个观点,考生可以思考观点合理性,并将其作为分析部分的展开角度。这反映出了生活指标量化的好处,因此,考生可在开篇对于青年追求进步表示认可。此外,观察题目细节,发现“每天阅读一本书”这一目标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难免让我们担心这种目标行为会流于形式,因此也可在开篇入题的时候一并表示担忧。 题干中给出了第一个观点是在认可“量化生活”,且认为这可以让青年有目标地生活,结合审题点1来看,阅读和运动都在量化范围内,且可以通过对这种量化目标的追求实现青年的自我成长和提升,考生可将此作为“量化生活”的意义一;然后进一步思考,如果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方式,就能够形成习惯,因此,“量化生活”可以倒逼青年养成良好习惯,此为意义二。 题干中的第二个观点表达了对于“量化生活”的担忧,考生可以通过流程角度进行进一步分析:从目标制定上来看,到底怎样量化目标?如何确定量的大小可能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若盲从大众流行,则会设置不适合自己的目标,或出现题干中“每天阅读一本书”这类不切实际的目标,无益于个人成长;从行为结果上来看,在开始“量化”后,则可能陷入对于数据的依赖当中,想要数据好看,可能会不断降低标准,比如翻了翻书就算做读过,把日常步数算作跑步步数等情况,让自我管理的量化提升流于形式,长此以往,也可能因始终与理想目标有距离而陷入焦虑。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量化生活”有利有弊,因此,可以按照“扬长避短”的思路引导青年人科学“量化”。第一,要科学设定目标,结合事件属性、自我特点等综合判定。第二,要理性看待“量化数据”,回归“目标”初心,扎实努力,关注数据背后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第三,保障“量化”成果,一方面要依据数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让生活指标更适合自己,更利于自身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倡青年分享目标,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 综上所述,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开篇表态,欣喜之余存有担忧;其次,阐述“量化生活”对青年的意义;再次,说明错误“量化”的危害;最后,给出科学“量化生活”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