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2、C3、A4、B5、D6、A7、A8、A9、D10、C11、C12、D13、C14、B15、B16、C17、B18、A19、C20、C21、D22、C23、D24、C25、D26、D27、B28、A29、D30、C31、A32、B33、A34、A35、C36、A37、B38、C39、A40、B41、B42、C43、C44、C45、B46、C47、D48、C49、B50、C51、A52、B53、D54、D55、D56、B57、B58、B59、D60、D61、B62、D63、B64、A65、B66、B67、C68、C69、D70、B71、C72、D73、C74、A75、A76、C77、D78、C79、D80、B81、D82、A83、D84、B85、B86、B87、C88、D89、D90、A91、A92、D93、A94、B95、A96、D97、D98、A99、D100、C101、B102、A103、B104、D105、C106、A107、B108、C109、B110、C111、C112、A113、D114、C115、B116、D117、C118、A119、D120、A
https://www.lasee.net/d/file/gongwuyuan/2020henangongwuyuanxingce.doc1
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只要是创新,就会突破一些条条框框”,说明此处也应体现创新会打破传统标准之意,并且横线处体现的是“重大的创新”对于“传统标准的影响”,可知此处所填词语程度较重。B项“冲击”指冲拍撞击;C项“超越”指超过、胜过,均可体现出打破、突破之意,保留。A项“修正”指改正错误使之正确,文段并非是改正错误,排除;D项”调整“指重新调配整顿,使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无法体现打破、突破之意,程度较轻,排除。
第二空,搭配“标准”,且体现不允许挑战、改动之意,B项“金科玉律”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搭配恰当,当选。C项“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常搭配道理、事件,与“标准”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观象台:创新需要智慧和勇气》
2
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中国长城是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耸立起来的,这条分界线随着双方力量”“有的······如巨龙蜿蜒,有的湮灭如草蛇灰线”可知,“双方力量”是存在明显分界且一方是存在着,一方是湮灭、消失的。C项“此消彼长”指这个下降,那个上升,与文段对应恰当,保留。A项“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测,B项“斗转星移”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D项“日异月殊”形容变化大,均仅能体现变化,但无法表现“双方力量”一个存在,一个湮灭之意,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C项“清晰”与后文“湮灭”形成对应,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世界有多少长城》
3
第一空,搭配“大自然”,指非人力所为。A项“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与“大自然”搭配恰当,符合文段语境,保留;B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形容人工的事物,不能搭配“大自然”,排除;C项“天造地设”指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造”指制作、创造,与横线后“创造”一词表述重复,排除;D项“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与“大自然”搭配不当,排除,初步确定A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与后文“绿色”对应,强调在多彩的世界中绿色到处可见,语意相符,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寻找大自然中神秘的绿光》
4
第一空,搭配“橡胶技术”,根据“随着人们对橡胶认识的深入”“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可知,横线处表示橡胶技术不断提高,越来越好。B项“日臻完善”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C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很大,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高歌猛进”指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侧重形容情绪高涨,与“橡胶技术”搭配不当,排除;D项“革故鼎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文段并未指出去掉旧的,排除。
第二空,冒号进行解释说明,横线处表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橡胶,B项“囊括”指包罗、席卷一切,符合文意,当选。C项“概括”指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橡胶改变世界》
5
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搭配“社会人生”,D项“洞悉”即以敏锐的洞察力辨别,用在此处搭配恰当,且与“他们笔尖触动的生活与人性之深”形成对应,当选。A项“知悉”即知道、了解,通常搭配为“知悉情况”、“知悉流程”;B项“熟悉”即了解得清楚,通常搭配为“熟悉工作”、“熟悉业务”;C项“获悉”即得到消息,通常用法为“从······获悉”,均与“社会人生”搭配不当,且体现不出了解的深入之意,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品读”填入文段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作家是最沉得住气的一群人》
6
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从结绳记事到竹简纸张”、“从计算机存储到光盘刻录”可知,我们一直在让我们的信息存储方式更加高效便捷,故横线处应表示“让”、“想要”之意,A项“追求”表达通过行动达到某种目的,B项“追逐”表达积极追寻,C项“探求”意为探索寻求,均与文段对应恰当,保留。D项“探究”意为探索研究,文中并无研究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前文搭配“信息存储方式的变革”,后文搭配“我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表达信息存储方式变革对我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方式有重大影响之意,A项“塑造”强调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变,搭配恰当,能够体现外界对我们的影响,当选。B项“制造”往往搭配“装备”“机器”等具体事务,且“制造”的主体多为人,与前文“信息存储方式的变革”搭配不当,排除。C项“创造”重在强调首次做出或建立,强调开创性,而我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始终存在的,并非首次开创,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数字存储打开想象空间》
7
第一空,根据“却”字可知前后文语义相反,前文“一字之别”表达两者差距很小,故横线处所填词语要体现出两者差距很大之意,A项“相去甚远”,C项“大相径庭”均可表达差距很大之意,保留;B项“毫无二致”表达丝毫没什么两样,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各有千秋”强调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各自有特色,与差距大小无关,排除。
第二空,根据“却”转折可知,文段表达“新鲜”的作品也许是“创新”的前奏,但最终依然不是创新,不能被保留下来,很快就会消失,A项“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与文意相符,且与文段“艺术土壤的滋养”及“凋谢”形象化表达对应恰当,当选;C项“电光火石” 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失,在形容时间时往往用为“电光火石间”,此处用法不当,且与文段“艺术土壤的滋养”及“凋谢”形象化表达的对应不及“昙花一现”准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保持艺术新鲜度》
8
第一空,对应“小题大做”,本意是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可以体现出对问题十分重视。A项“警惕”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符合文意;C项“敏锐”指敏感,反应灵敏,也可以对应“把小事当作大事处理”,符合文意;D项“谨慎”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密切注意”也可以体现出十分重视,符合文意,均保留;B项“大局”指整个局势,整个局面,文段强调重视,而非着眼大局,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与“重视”意思相近,指“小题大做”,可以体现出对疫情重视的态度。A项“戒备”指警惕防备以应不测,符合文意,当选;C项“监测”指监视、检测,是一种行为,不能体现出“重视”的态度,排除;D项“预判”指对即将到来的事进行判断,文中没有体现出“对即将到来的事进行判断”,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疫情面前要算大账,不为一己私利,才可能切实抓好防控》
9
第一空,搭配“用户”,结合后文,平台也由此获得大量用户和粉丝,可以看出横线处指单品能够让用户了解、吸引用户。D项“抵达”指到达,在文中指被用户看到、了解,符合文意,保留。A项“成就”指造就成全,一般指辅助对方获得成绩,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催生”指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与“用户”搭配不当,排除;C项“捕捉”指捉拿、缉拿,与“用户”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D项“连接”指相互衔接、相连,在文中指借助社交平台使用户能够直接了解商品、商品也能够直接推销到用户面前,对应后文的“渠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盘点微信小程序裂变玩法,分分钟告别流量困扰!》
10
第一空,根据后文“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后两种采集方式······”可知,横线处也表示“采集”之意,即收集、搜罗之意。A项“收集”表示使聚集在一起,C项“获取”表示获得、取得,D项“捕捉”表示获得、获取,均符合文意,且与“信息”搭配得当,保留;B项“判断”指分析裁定,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和“欺骗”并列,表示指纹识别与虹膜识别因其易察性,所以采集到的信息可能并不真实、使人上当。C项“伪装”指故意迷惑对方的行为,使之受骗,与文意相符,当选;A项“误判”指判断错误,文段并非强调指纹、虹膜识别过程中出现错误判断,排除;D项“复制”指依照原件制作成一份或多份的行为,无法体现“欺骗”之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指纹过后 人脸识别能否扛起门禁大旗?》
11
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搭配“记忆、嘱托和想象”,用以形容“春天的仪式”,意在表达从这样的“仪式”中可以看到祖先们的“记忆、嘱托和想象”,A项“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C项“浸透”比喻饱含,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记载”指把事情写下来,置于此处与“仪式”搭配不当,排除;D项“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搭配“激情”,C项“吐放”指放射,多与抽象事物搭配,置于此处符合文意,与“盎然”对应得当,当选。A项“疏放”指行为放纵或者文章不拘常格,与文段含义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金川的花季》
12
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表示流行病每一次大流行后,就会突然消失不见。D项“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符合语境,保留;A项“杳无音信”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侧重强调联系不上,此处并非强调要联系流行病,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烟消云散”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C项“无影无踪”指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B、C两项均侧重彻底消失,程度过重,天花、梅毒、黑死病、流感等病毒并非流行后就彻底消失不再出现,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 D项“肆虐”指任意残害、危害,与“人类社会”搭配得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细菌和病毒上了天怎么办?》
13
第一空,所填词语用来形容“地球”,根据后文“海水中产生了史上第一批有机大分子”可知,之前的地球是没有生命存在、没有生机的。B项“死气沉沉”指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C项“了无生机”指一点生命的活力都没有,均符合地球没有生命气息的文意,保留。A项“病入膏肓”指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D项“奄奄一息”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文中没有描述地球面临重大问题、即将毁灭的状态,均排除。
第二空,搭配“火山活动”,B项“经天纬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搭配不当,排除。C项“连绵不断”指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与“火山活动”搭配恰当,且能与“数亿年”形成对应,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机缘巧合”指特殊的缘分,巧妙地融合遇到,在一起,符合地球在偶然间产生第一批有机大分子之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病毒从哪里来》
14
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形容“研究”所需要的精神品质,A项“专心致志”指一心一意,集中精神;B项“穷经皓首”指直到年老头白还在钻研经书和古籍,形容勤勉好学,至老不倦;D项“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三项均能体现出“研究”应具备的精神品质,保留。C项“学而不厌”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用在此处修饰“研究”不恰当,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形容“科学”具有的特点,B项“严谨”指严密谨慎;D项“高冷”指高傲冷淡,这两项用在此处形容大众对科学的刻板印象,均恰当,保留。A项“高雅”指高尚,不粗俗,通常用来形容艺术,与“科学”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横线处所填词语搭配“趣味性和人情味”,且由“中科院将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艺术化设计后,做成了井盖涂鸦”可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给予了科学“趣味性和人情味”。D项“强化”指加强,文段并未出现科学已有一定趣味的内容,故“强化”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赋予”指给予,井盖文化给予了科学“趣味性和人情味”,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科院的“井盖涂鸦”,算亵渎科学吗》
15
第一空,横线处与“凝心聚力”构成并列结构,形容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所带来的好处,C项“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常用于搭配具体的某事,如聚精会神地听课,与文段中“国家”“民族精神”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民族精神是······重要因素·······重要指标”可知,国家重视培养民族精神后,各项事业就会发展得很好,A项“一日千里”比喻进展极快;B项“兴旺发达”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D项“蒸蒸日上”比喻事情蓬勃发展,日日都有进步,均符合文意,保留。
第三空,横线处与“消极颓废”构成近义并列,B项“人心涣散”形容人心不齐,与“消极颓废”语意相近,且可以作为不注重民族精神培养的结果,当选。A项“一盘散沙”比喻涣散不团结或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相较于“人心涣散”缺少“人心”这一重要主语,导致前后衔接不够准确,排除。D项“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这一后果程度过重,且与后文“消极颓废”的并列不够准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精神家园》
16
代词“其”出现在文章最后一句,指代词应该对应前文内容,前文主要提到潮汐波,故“其”指代“潮汐波”,答案锁定C项。
A项为日月引力所带来的结果;B项为产生潮汐波的原因之一;D项为潮汐波是由谁变化而来,均非“其”指代对象,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地球自转运动及其环境效应_自然地理学》
17
接语选择题可先关注文段尾句,把握文段尾句核心话题。文段尾句通过“就此而言”得出结论,强调“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有效解决停车难题,既要管要防,更要疏要导,这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故文段尾句针对保持消防通道畅通,解决停车难题论述解决对策,后文应继续围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展开,对应B项。
A项,“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措施”表述不明确,且没有提到尾句核心话题“停车难题”,排除;
C项 “占用消防通道现象反复出现的原因”、D项 “停车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前文均已阐述,故后文不会再论述,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破解停车难题,畅通生命通道》
18
本题属于细节主旨化题目。文段开篇引出暴力伤医话题,随后通过一系列数字进行论证,指出暴力伤医事件较多,最后通过转折强调医生的职业环境和安保水平有待改善,即对于医患关系的治理仍需加强,对应A项。
B项,根据“但绝对数量依然不低,而且这还只是明确纳入司法轨道的案件”可知,暴力伤医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排除;
C项,根据“暴力伤医现象频繁发生”可知,医患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排除;
D项,根据“无力并不代表可以麻木”以及最后一句可知,人们对暴力伤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光明时评《暴力伤医必须严惩,化解之道还在于完善医疗服务》
19
接语选择题可先关注文段尾句,把握文段尾句核心话题。文段尾句强调“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故把握“保护传统村镇与古厝”这一核心话题,可对应C项。
A项“招商引资”、B项“文物保护”、D项“文化内涵”均无中生有,且与尾句话题衔接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古厝特色成为“福州元素”》
20
A项,根据“朊病毒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只是强调其结构和其他的不一样,并未阐述结构复不复杂,偷换概念,排除;
B项,文段只是论述朊病毒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一样,可以引发疾病,并未涉及到朊病毒和细菌谁危害性更大的比较,无关对比,排除;
C项,根据“这是继认识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后,又发现的另一种引发疾病的病原体”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D项,根据“如果想要成功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知,文中只是论述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的假设情况,选项以肯定语气论述出来,偷换语气,故表述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谨慎看待老年性痴呆药物的历史性突破》
21
首先对比选项,在②③句中判断首句。②句引出了“粉丝经济”兴起的背景是互联网、社交媒体、文化娱乐产业的迭代发展,③句“······才······”强调了体现“粉丝经济”流量价值的两个对策,②句的背景引入,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B两项。
再根据C、D两项特征,判断③⑤的顺序,③句主要强调体现“粉丝经济”流量价值的对策,而⑤句由“而”引出粉丝群体的不良行为及影响,即“粉丝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⑤句应在③句前,排除C项。
代入D项进行验证,文段逻辑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推动“粉丝经济”行稳致远》
22
横线出现在文段开头,需要结合后文内容进行分析。后文通过并列结构论述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以及催生新产业两个方面的意义和好处,即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变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文分别从生产流程以及业务流程两方面解释数字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故横线处所填内容应该体现出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应C项。
A项“降低······损耗与风险”对应后文详细展开论述的一部分,表述片面且非重点,排除;
B项“将······转化为生产要素”文段没有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D项“······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仅对应文段“另一方面表现为数字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激发数字经济“牵引力”》
23
该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该题尾句较长,命题方式比较特殊。文段中的长尾句主要是从生化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不同角度阐释游戏成瘾的生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后文应全面承接并提出对策,对应D项,“社会各界”是对前文提及三个角度的概括,“如何解决⋯⋯”为对策表述。
A项“生化科学家”、B项“心理学家”、C项“社会学家”均为尾句提及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形成防范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合力》
24
观察选项,②④⑤⑥充当首句,对比这四句话,②句指出年轻一代冲击家长权威,提出问题,④句提出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变迁这一观点,根据文意可知②句是对④句中国结构的变迁这一观点进行原因的解释说明,因此④句应该在②句的前面,排除B项。接下来⑤句学者通过“应”提对策,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给出对策,因此不适合放在首句,排除A项;并且对比⑤②这两句话,②句是提出问题,⑤句是给出对策,故②句在⑤句的前面,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25
文段开篇介绍隐球菌如何进入人体以及所带来的症状,引出隐球菌话题,然后通过程度词“最”表示其所带来的疾病十分严重,后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对于为什么说疾病严重进行解释说明,故文段重在强调隐球菌所带来的疾病危害性非常大,对应D项。
A项,“症状明显”对应首句引出话题,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死亡率高”对应文段“如治疗不及时,约有86%的患者可在一年内死亡”,为解释说明的一部分,表述片面且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后遗症多”对应文段“在那些幸免于死的病人中,部分患者还可留有失明、听力障碍、偏瘫、头痛、下肢肌肉萎缩等后遗症”,为解释说明的一部分,表述片面且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自然与科技《夺命真菌》
26
文段首先铺垫背景,介绍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处于高速转变时期,紧接着指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与“农村劳动力存量的整体素质趋于降低”两大问题,之后由“必须”给出对策,即“着眼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以点带面”来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解决当前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应D项。
A项,文段介绍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是为了引出后文的对策,问题非重点,排除;
B项,文段的重点是有效缓解农村人力资源短缺的方式,当前农村人力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非重点,排除;
C项,文中最终要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非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故对策没有针对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职教培训需补齐乡村人才“短板”》
27
B项,根据“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可知,人们并无“预见未来的能力”,表述错误;
A项,根据尾句可知,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基于“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并导致“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这一错觉,故“似曾相识”并不是“心灵能力”,表述正确;
C项,根据“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以及“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可知,表述正确;
D项,根据首句可知,人们的记忆可以“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故“人们的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也可能是想象等,表述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似曾相识”是一种心灵能力吗?》
28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把握尾句的核心话题。尾句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天文学家面临“距离的精确测量”的难题,因此文段接下来也应该围绕“天文学家”和“距离的精确测量”两个话题展开论述,可阐述解决方法,对应A项。
B项,“精确测量红移”为尾句转折前的话题,并非尾句的核心话题,排除;
C、D两项,尾句强调的是“距离的精确测量”而非“距离测量”且未提到另一个核心话题“天文学家”,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科学院《天文学家首次实现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
29
代词出现在文段的结尾,需结合前文进行判断。文段首先说明经济形态从高到低的时间历时性演进就是“客体”向“主体”的不断迁移,即随着经济形态的演进,“人的实践活动要素”中的“主体”越来越凸显,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然后用条件句说明“知识经济形态”是人的实践各要素构成有机价值整体的必要条件,依然还是在说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强调人的活动依靠知识经济形态,“这”指代前文,也就是前文所指代的内容是提升生产力的原因和创新的依据,由前文可知,“这”应指代前面条件句的内容,即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实践活动要素构成有机价值整体,对应D项。
A项的“三者构成一个价值整体”、C项的“逐渐构成······有机价值整体”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本身就是”不符文意,文段强调是“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三者才能构成有机价值整体,而不是说三者是一个价值整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刘梓良 | 从实践哲学思维看卓越全球城市建设》
30
A项,文段没有关于L公司“广告收入”的具体描述,故广告收入与会员付费收入的比较属于无关对比,排除;
B项,文段只介绍“会员付费模式备受国内同行的青睐和追捧”,但受青睐和追捧不代表L公司的会员付费模式就优于国内同行,且文段没有关于L公司与国内同行对比的描述,排除;
C项,L公司会员付费模式备受国内同行的青睐和追捧,说明视频企业比较依赖这种模式,接着通过“该公司的市值增长了约60倍,目前高达1293亿美元”进行论证,说明会员付费模式对企业市值影响巨大,C项表述正确,当选;
D项,文段仅仅提到“点击量变现”收入是视频平台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没有将L视频平台的“点击量变现”收入与国内其他视频网站进行比较,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华网《视频平台亏损寒冬来袭 不能只靠“烧钱取暖”》
31
文段开门见山提出对策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并阐述对策带来的意义。接着列举“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以及“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具体事例,进行解释说明,故整个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的对策句即为中心句,对应A项。
B项和C项,“利用技术手段”,是后文分述句的内容,非重点,均排除;
D项,信息公开透明是为了有效引导群众抗击疫情,选项没有主题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防控疫情要用好大数据》
32
文段开篇引出话题,即一些地区的人群由于缺乏信息和资源,出现了相对贫困的问题,紧接着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掌握信息和资源的多少对于贫困的影响,即一方面论述了掌握信息和资源较多的人,致富的机会更多,另一方面论述了缺少信息和资源的人,会成为相对贫困人群,文段尾句针对如何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提出对策,也就是要通过多层次资源的支持和保障来解决,故文段强调的是应该通过多层次的资源支持来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对应B项。
A项,“受到······制约”为问题阐述,与文段强调的解决相对贫困的对策对应不当,非重点,排除。
C项,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而文段强调的是解决相对贫困的对策,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并未提及“扶贫”的内容与途径,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33
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通过“再加上”表示并列,前后分句共同讨论的是农民工被欠薪之后证据不足的问题,故下文要围绕“证据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应A项。B项“强制用工单位······”对应文段倒数第二句,仅可解决用工单位导致的证据不足问题,C项“农民工学会用法规······”对应文段尾句,仅可解决农民工自身原因导致的证据不足问题,表述均片面,排除;D项,文段尾句强调的是由于证据不足而导致的问题,“讨薪过程中遇到的法规问题”概念扩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民网《北青报:依法破解农民工工资维权举证难》
34
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①句通过“实际上”强调“可以估算闪电(包括非发光区域在内的闪电)约粗1至40米”,为关联词的后半部分,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B项。②句介绍最长的闪电的特征,根据“甚至”可知,为递进关系的后半部分,之前有关于闪电长度的内容,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D项;又根据⑤句介绍闪电发生后,根据灼烧地面坑洼直径判断闪电能量集中区域的范围,而④句介绍“闪电发生”时的情景,按照时间顺序④句应在⑤句前,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雷电知多少?》
35
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要结合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前文论述了科学家在云南马铃薯种薯上检测到一种新发病毒病,并且指出该属病毒主要通过蓟马进行传播。紧接着出现结论词“因此”,对如何应对该属病毒进行阐释,横线后出现“并”表并列,故横线处和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的三个对策。前文提到该病毒“主要通过蓟马进行传播”,那么对策也应针对“蓟马”提出,横线前的分句提出了“明确主要媒介蓟马优势种”的对策,故横线处的对策应与其不同,对应C项“掌握蓟马种群结构及区域分布情况”。
A、B两项均未提及“蓟马”,与前文话题不一致,无法衔接,排除。
D项“厘清蓟马作为传播中介的运作机制”与横线前分句“明确主要媒介蓟马优势种”,其中“厘清传播中介”与“明确主要媒介”含义相似,表意重复,无法构成衔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云南省马铃薯病毒及蓟马优势种发生趋势》
36
根据题意,A、B生产线工作效率之比为2:3,A、C生产线工作效率之比为2:1,则A、B、C三条生产线工作效率之比为2:3:1。赋值A、B、C三条生产线工作效率分别为2、3、1,则生产任务总量=(2+3)x8=40。A、B两条生产线工作两天后,又投产生产线C,因此完成任务还需40-(2+3)x2/(2+3+1)=5天,则该批口罩订单任务将提前8-2-5=1天完成。
故正确答案为A。